第三方檢測行業是指第三方檢測機構接受客戶委託,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某種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進行評定,並出具評定報告。
第三方檢測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檢測設備、檢測試劑等行業;產業鏈下游主要為終端的工業品和消費品生產製造商,檢測報告的使用者是政府、消費者或生產製造商的下游廠商。
全球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歷程
檢驗檢測行業是以工業化為開端,自人類進入工業時代起,全球檢驗檢測行業便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開始發展。發展至今,歐洲國家、日本、美國等均已形成了較為規範的檢驗檢測市場,並形成了一批在國際上比較有名望、有權威的民間商品檢測機構;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工業化起步較晚且進程較慢,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也要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
全球第三方檢測行業市場規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研究報告》顯示,從全球檢測行業市場規模來看,近年來行業平均增速約10%。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檢測行業也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檢測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34萬億元。
圖表1:2008-2016年全球檢測行業市場規模走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球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趨勢
1、檢測行業規模增長趨勢
全球檢測行業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即便在2008年至2009年惡劣的國際經濟危機衝擊下,檢測行業整個市場規模依然有所增長,在全球範圍內沒有出現破產案件,甚至裁員和重組的現象都很少發生。前瞻預測,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背景下,未來幾年,全球檢測行業規模增速將保持在8%左右。預計到2022年,全球檢測行業的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圖表2:2017-2022年全球檢測行業規模預測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檢測行業區域分布趨勢
隨着世界範圍內的產業轉移,製造業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更為明顯,與製造業密不可分的檢驗檢測行業也也隨之從世界範圍內產業轉移,由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目前,全球範圍內大型綜合性檢測機構基本上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而接受地區則集中在中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
圖表3:全球檢測行業轉移示意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檢測行業檢測主體趨勢
未來隨着檢測行業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及法律法規的不斷規範和完善,第三方檢測將成為行業主流。其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在美歐日等成熟經濟體,除了必須動用公權力的“法檢”,一般檢測,如食品安全檢測,都已對第三方檢測機構開放。其次,面對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對食品主管部門來說,既要促進食品產業的發展,又要監管食品安全,職能上存在着必然的對立性。
圖表4:全球質量檢驗檢測行業檢測主體走勢示意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