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我省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引導市場要素向省內“歷史悠久、產量宏豐”的67個道地中藥材品種聚集,不斷擴大“秦葯”品牌影響力,9月22日上午,省葯監局召開陝西道地中藥材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局黨組書記、局長應宏鋒主持會議並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齊惠麗,藥品安全總監姚雄,省中醫藥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陝西道地中藥材》編委會委員和編委代表,省葯監局相關處室和直屬單位有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會上,齊惠麗介紹了省葯監局組織編撰的《陝西道地中藥材》一書的編撰歷程、顯著特色和重要價值,與會專家從該書內容的指導性、理論性、學術性、實用性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認可。大家一致認為,該書對引領陝西道地藥材標準體系建設、實施道地藥材規範種植、推動道地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各有關部門紛紛表示,要以該書編撰工作圓滿完成為契機,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出台完善相關幫扶政策,圍繞強化中醫藥現代化科研平台支撐,加強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培育特色中藥大品種,助力道地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和林下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建設等全面發力,助力我省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應宏鋒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強調:“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指明方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就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陝西省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秉承“藥材好、葯才好,只有源頭有保障,中藥才會高質量”的理念,歷時五年,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編纂完成了67個大品種的《陝西道地中藥材》,內容涵蓋品名、道地性考證、基原與形態特徵、生境產地、種植(養殖)要點、採收加工、藥材鑒別、主要化學成分、商品規格與質量、藥理作用、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成方製劑、參考文獻等12個欄目,學術性與實用性兼備,為我省道地藥材規範種植和科學監管提供了指導依據,為服務我省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為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方法路徑。
應宏鋒要求,要充分應用好《陝西道地中藥材》一書,
一、助力科學布局,推動道地中藥材成為地方政府支柱產業
指導市縣政府科學規劃中藥材產業發展,精準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力促道地中藥材產業規劃真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點。
二、助力技術支撐,推進道地中藥材廣泛種植
通過建立我省道地藥材種植標準,明確了基源、種植規範、規程等質量標準體系,為“秦葯”品牌在種植環節的高品質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三、助力高質量監管,為陝西道地藥材高品質提供保障
有助於陝西道地藥材管理探索和研究,創新監管方式,完善中藥材質量管理體系,加強中藥材採收、凈選、切制、乾燥、貯藏等方面的規範管理。
四、助力鄉村振興,為產業致富提供了新路子
引導構建道地藥材由“農戶+基地(合作社)+政府+生產企業”生產經營模式,通過訂單種植、規範種植、科學管理,逐步推進道地中藥材種植加工全程標準化,實現優質+優價+廣闊市場,走出一條以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助推陝西鄉村振興的新路子。